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> 新闻动态

跨越时间的茶香:英德1600年茶文化探索与传承

2024-08-09 信息来源: 清远日报

浈阳县北五里有茶山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《南越志》

 

    这是我们今天所能追溯到的英德种茶的最早记载,距今1600多年,出自南朝(宋)沈怀远在广州编撰的《南越志》。这部书记载了自夏商周三代至东晋时(公元420年以前)岭南地区的事物,内容广泛。史家称:“此书五岭诸书之最在前者也。”意思是这本书在五岭地区的众多书籍中是最早的。书中关于岭南茶叶的记载,要比唐代陆羽的《茶经》还要早300多年。


图 1(宋)乐史撰:《太平寰宇记》卷一百六十一·岭南道

    今天,我们所在的英德市,在汉代时分为浈阳县和含洭(浛洸)县。浈阳县北面五里的地方有一座大庆山,是古人种茶的地方,这便是《南越志》所指的茶山。后来,浈阳与含洭两县合并成英州。人们在浈阳县城东南方向的北江边上新建了一座英州城,原来的浈阳县城便成了旧城。自那时起,浈阳的茶山渐渐被人们淡忘,然而英州的茶香却始终未曾散去,茶文化的传承在这片土地上依然延续,生生不息。

 

一、唐代浈阳“煮茗”文化与传奇
 

    唐元和十一年,即公元816年,有一位长安的“才子”元杰跟随堂兄昭肃来到了浈阳,寄居在果业寺里。寺里的僧人智捷和他一样,都喜欢探寻古迹和奇特的山水。他们手拿刀具和畚箕,穿越丛林,攀登悬崖,发现了果业寺东边的一个石洞。洞里遍布钟乳石,奇特秀丽,还有石座和丹灶。他们查阅了《寺记》,发现过去有道士在这洞里炼丹,据说最后还羽化升天了。他们把这个荒废已久的洞穴收拾干净,命名为“涵晖谷”,里面的石座,则称之为“煮茗台”。


图 2 陆羽煮茶三彩器(河南巩义出土)

 

    煮茗就是煮茶,这个过程和熬中药差不多,把新鲜或晒干的茶叶加水熬煮,煮成汤汁饮用。这是隋唐最常见的喝茶方式,但是茶汤的味道偏苦。

    事实上,元杰身处的中唐时期,“煎茶法”才是主流。按照陆羽《茶经》里的方法,人们把采摘下来的茶叶制成茶饼。喝茶时,把茶饼烤热,然后捣成粉末,用沸水冲泡,还可以加入葱、姜、橘等调料。这样的茶汤口感不再那么苦,喝起来也更容易入口。当元杰品尝着自己亲手煎制的茶时,他沉浸于茶香之中,仿佛忘却了世间的纷扰,写下了一篇《浈阳果业寺开东岭洞谷铭并序存》,还自称“谷客”,并让人把这篇文章刻在了石壁上。

 

二、宋代英州“点茶”文化与雅趣

 

    在北宋绍圣元年(1094年)的夏天,有一位叫方希觉的莆田人来到英州担任知州。闲暇之余,他热衷于研究地图和古籍,更对南山圣寿寺的古迹充满了好奇与向往。那时南山的果业寺已经改名为“圣寿寺”。方希觉在《留别南山》一诗中,表达了自己对南山每一寸土地、每一处古迹的探寻与热爱,他自称已将“南山陈迹遍搜寻”。

 

    一天,他从回龙石出发,穿过幽静的寒翠亭,来到了涵晖谷。这里山清水秀,风景如画。他细心地清理掉石壁上的苔藓,偶然间发现了元杰留下的“果业寺开东岭洞谷铭”字迹,仿佛与他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。

 

    洞谷外原本有个小亭子,但太小了,看风景的人多了便站不下。方希觉就在原址扩建了亭子,取名为“众乐亭”,寓意着众人在此共享欢乐时光。亭子比之前更为宽敞,还有一个几丈高的月台。

 

    每当闲暇之时,方希觉便会独自来到南山,坐在月台上品茶赏景。他在涵晖谷的钟乳石下,取一瓢清泉,用“点茶法”泡制云雾茶。茶香四溢,让他忘却了尘世烦恼,沉浸在这宁静之中。

 

    宋代是饮茶的黄金时代,人们习惯于饮用末茶,把茶叶研磨成末状饮用,并且流行“点茶法”。这种“点茶”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。煎茶法是先煮沸水,然后将茶叶投入水中;而点茶法是将碾磨好的茶末放入茶盏中,再用沸水注入,通过冲点的方式完成。这种饮茶方式始于唐末五代时期,到了宋代逐渐兴盛,许多文人士大夫,如范仲淹、梅尧臣、欧阳修、苏轼,都对这种饮茶方式情有独钟。

 

煮茗台

石梯千级杖藜行,行到山腰足暂停。
旋汲灵泉煮佳茗,渴心滋润困魔醒。

 

    后来,南宋建炎三年(1129年),江西鄱阳人汪任到了英州当知州,也去了煮茗台。他拄着藜杖,一步步爬上通往山顶的千级石阶。爬到半山腰时,汪任停下来歇了一会儿。在那里,他发现了一股清泉,随手装满了一壶,取出炭火将泉水烧开“点茶”,冲点出来的茶甘甜解渴。他在《煮茗台》诗中说,喝着用“灵泉”煮的茶,干渴的心也像得到了滋润,先前的疲惫与困倦也像被茶驱散,人也精神起来了。

 

    深受茶文化熏陶的英州人郑玠,也对饮茶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热爱。郑玠,字太玉,自幼博学多才,精通经史,擅长诗文。南宋名臣李昴英说:“郑玠的文章非凡,未来必将有所作为。”在淳祐甲辰年(1244年),郑玠历经努力,终于考取了进士,成功“上岸”,担任博罗县的县令。

 

    郑玠在博罗的幽居洞后建造了一座宅邸,并在旁边搭建了一座茶庵,用以会客品茶。每当公务之余,郑玠便来到茶庵,或是读书,或是与友人饮茶唱和,尽享清欢自在。他常引用苏轼的诗句“劝作小诗君一笑,从来佳茗似佳人”,来表达自己对于茶与生活的感悟。

 

三、明代英德“贡茶”与繁荣

 

    到了明代,洪武二年(1369年),英州降为英德县。没过多久,中国饮茶法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,明太祖朱元璋改茶制为芽茶和叶茶。这是按茶叶的老嫩程度进行的划分,用较大芽叶制成的散茶称“叶茶”;以细嫩新芽制成的茶叶称“芽茶”,即最嫩的茶叶。这两种茶叶英德都有,因此,英德的茶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朝廷的贡品。

 

    自秦汉至明代,这种由地方进献的土特产称为“土贡”。按规定,英德每年需要土贡“茶叶七十一斤七两”,“芽茶七十六斤一两”。明代茶叶的制法和饮法跟末茶完全不同,茶叶的制作方法为“炒青”,饮茶则以“泡茶法”为主,投茶于壶或茶碗中,加水冲泡而成,这种饮茶方式就比较接近于现代了。

 

    明代,有一位在浔州知府任上退休的英德人刘震,回到了家乡,重游了南山,寻觅他曾经的足迹。大雨过后,他登上了南山顶,一眼望去,山峦翠绿鲜亮,仿佛要流淌出来似的。他坐下来,用炉子将水烧开。泡茶除了用山泉之外,清冽的北江水在他眼中也是绝佳选择。他听说,苏轼从英州去往惠州,经过北江时,也曾用清远峡的江水泡茶。那时,苏轼说:“清远峡水,色如碧玉,味亦益胜。

 

    水烧开后,刘震悠然地抓了一把英德“贡茶”,沏在瓷壶里,茶香瞬间弥漫开来,令人陶醉。他望向远方,两里之外就是英德县城,那里炊烟袅袅升起,而近处的松树仿佛在与飞翔的鹤嬉戏,避开它们的翅膀。这跟他年少时记忆中的画面一样。他喝着茶,静静地坐着,心中不禁感叹,从政多年,他见过太多人在世俗中迷失了方向,真正能像他这样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抱负,最终荣归故里的人真是少之又少。刘震感慨着人生的变迁,但内心却充满了满足与自豪,随后写下了这首诗:

 

游题南山

五马荣归志已酬,今朝访古到山陬。

苔连石壁山都遍,雨过峰峦翠欲流。

茶灶烧烟松避鹤,棋枰飞炮惊海鸥。

迷途多少红尘客,几个真能此地游。

 

    明代,英德的罗坑、大铺和乌泥坑所产的茶叶特别出名。这些茶叶香气浓郁,口感醇厚,真实自然。当然,英德其它地方,比如黄金山、水边、黎峒、黄寨等也产茶叶,虽比不上前者,但品质不差,绝非次品。因为这些茶树在英德天然的环境下,一直保持着自然的生长,正如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独特之茶。

 

四、清代英德茶叶改良与发展

 

    在清代道光年间,一批福建来的茶商看中了英德的山水环境。当时,福建茶(闽茶)已名扬天下,茶区几乎覆盖了整个省份。据《八闽通志》记载,“茶叶福州诸县皆有之”。这些福建茶商带来了茶树品种,开始在乌泥坑试种,并向当地茶农传授绿茶炒青的制作技艺,包括鲜叶的采摘、杀青、揉捻和炒干。特别是炒干技术,它对于形成炒青绿茶特有的形状、色泽和香味至关重要。茶农们吸收了来自“闽茶”的技术,改良了制茶工艺,使得产量大幅提升。茶叶很自然地成了英德的经济作物,后来连“客民”也开始种植。

 

    同治六年(1867年),两广总督瑞麟下了一道命令,要求总兵郑绍忠率领军队护送肇庆府鹤山县的客民,这些客民包括陈、杨、谢、廖、刘、梁姓氏宗族,并将他们安置在英德的浛洸、大湾以及英阳交界的蓝山等地。这些客民逐渐融入当地社会,被称为“客家人”。他们擅长种植,甘蔗、蓝靛和茶叶的种植尤为出色。随着客家人的定居和繁衍,英德的茶叶种植也逐渐向西北方向的高山发展。

 

    一般而言,茶叶的品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如产地、季节、气候、采摘部位和制茶技术等,即便是相同种类的茶叶也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和外观。那时,除东部的观音山外,五郎嶂、赤硃山、蓝山、阿婆嶂、溪头乡黄岭和鹤子乡浮云山都盛产茶,以绿茶为主,气味清新宜人。特别是中隅乡的西华山茶,传说由六祖慧能亲手种植,充满了“仙气”。

 

    英德的这些好茶,每喝一口都能让人感受到土壤、阳光和水赋予它们的独特风味。除了自己饮用,人们还会将茶叶运到外地销售。当时,饮茶已成为大众的日常习惯,英德每年都有大批茶叶运往清远、省城广州及佛山等地销售。《英德乡土志》对此记载得十分详尽。书中说,英德的茶连同竹、笋、米等物产,“每年均贩运至清远及省、佛各埠。”


 

五、英德古道边的茶亭文化

 

    对照“舆图”可以发现,英德的众多茶山均依古道而立。人们在古道旁建起了茶亭,为过往的行人提供茶水,让他们有个歇脚的地方。这些茶亭,有的用砖瓦建成,称作“亭”,有的用茅草做顶、竹木为柱,称作“寮”。

 

    茶亭内,小商贩们通常会准备好茶具、糖果和糕点,供行人随时享用。这些茶水,皆用当地的茶叶冲泡而成,不仅解渴,更带着一股清香,而且一律免费供应。

 

    在古代的英德,这样的茶亭随处可见。譬如城西大滑石水西边,一座茶亭伫立桥头,那里是通往美村、浛洸的必经之路,行人络绎不绝;城东英山的金山径上,茶亭在八百级石阶的尽头,让疲惫的登山者得以片刻的休息;城南牛冈岭的路上、铜锣石的中间、犀牛墟的普济桥头,都能见到茶亭的身影;城北通往曲江方向,《南越志》所指的茶山,人们在山脚下也建了一座叫“五里亭”的茶亭。

 

    当行人踏上英德崎岖的山路,特别是在烈日炎炎的夏日,肩挑手提的人们常常汗流浃背,体力不支。此时,茶亭就成了他们的“驿站”。在那里,他们可以畅快地喝上几碗茶,在竹椅或石凳上小坐片刻,听听来自十里八乡的故事。茶亭,不仅是英德古道上的风景,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它接地气,充满了人情味。


 3 古代英德茶山与茶亭示意图(钟洁华绘)


    在《南越志》的古卷中,英德的茶香已经飘荡了1600多年。这不仅仅是一种味道,更是一段跨越千年的文化。英德茶叶,从莽莽苍林中生长而出,跨越千年的历史洪流,经历了从“唐煮宋点明冲泡”的品饮方式变迁,最终成为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,更被选为“贡茶”,而后融入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。时至今日,英德茶叶已经发展为以红茶为主,同时也有绿茶、白茶等多种品类。其中,英红九号、鸿雁十二号、白沙绿茶、岩背绿茶、英州一号、石门台古树茶、石灰铺苦丁茶等品种享誉四方。如今,喝茶不只是喝个味道。英德茶早已超越了物质的界限,被赋予了深厚的人文内涵。一杯英德茶,就是一段历史的记忆,一种文化的传承。




 

信息转载自:清远日报            
信息转载时间:2024年7月3日